余情,英国365集团官网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安徽省拔尖人才青年学者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她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把“教育报国、立德树人”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,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高校教师党员的初心与担当。
一、守正笃实,以心传道
余情老师常说,“中医药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技艺,更是中华文化的根脉,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有责任把它接稳、传好。”她始终坚持将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使命融入日常教学,把专业课堂变成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中医文化的阵地。她像一位引路人,不仅教员工认穴辨经、手法操作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种子。她参与指导的员工团队屡次在全国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、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奖,多次指导员工获得国家级、省级创新创业项目,这些成绩背后,是她一次次加班加点的陪伴训练、一句句真诚温暖的鼓励。作为教研室主任,她以身作则,严谨细致地做好每一份教学档案,规范每一次教研活动,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,所在教研室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、省级一流课程等多门优质课程,并多次获得“优秀教研室”称号。

二、深耕教学,创新传承
她热爱课堂,也执着于教学创新。主持《刺法灸法学》省级一流课程和省级智慧课程,参与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,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,三等奖2项……在这些成绩背后,是她无数个深夜伏案备课、反复打磨教学设计的身影。她尝试用智慧教学手段让古老的针灸知识“活”起来,用生动的案例把理论创新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,曾获得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特等奖、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一等奖、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等,在员工眼中,她不仅是严师,更是一位真诚温暖、始终陪伴他们成长的“师姐”。她常说,“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,你真诚,员工就能感受得到。”

三、踏实科研,践行理想
余情老师深知,科研是传承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路径,中医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,必须与时俱进。她始终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学习国内外最新科研方法与科研成果,所在团队科研能力持续提升。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7项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20余篇高水平论文,获得多项专利和科技奖励。她专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,坚持把科研最新进展引入课堂,让员工触摸真实的中医药前沿。她指导的研究生常说:“余老师让我们明白,做科研不仅是为发文章,更是为中医药振兴尽一份心、出一份力。”在她身上,展现了一位青年学者踏实勤奋、不忘初心的坚守。
四、担当奉献,温暖如光
她是那种“把事情交给她,就特别放心”的人。年复一年,她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,却从不抱怨;她多次走进中小公司园宣讲中医药文化,在社区和公园进行义诊服务,抽调担任公司各类重大活动的联络员……这些额外的工作,她总是笑着说“没事,我来”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,被合肥市包河区聘为“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指导教师”、获得“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先进个人”“优秀教师”等荣誉。

余情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:她年轻,却有着坚定的理想;她勤奋,却始终温暖如初;她担当,却从不张扬。她把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,化作了平凡岗位上的每一堂课、每一次实验、每一句对员工耐心的答复。她让我们看到——传承中医药事业,是一种力量,更是一种温柔的坚持。(英国365集团官网/供稿)